2023/5/4 发表于152天前 256
近期,诈骗犯罪分子瞅准国外留学、旅居人员家庭经济条件普遍优渥,诈骗得手获利高的实际,通过“黑灰产”拿到受害人详细信息后实施精准诈骗。2022年11月,我省某市先后发生两起针对有境外亲属人员的冒充公检法诈骗案件。两起案件的受害人分别有子女、亲属在澳大利亚、加拿大留学或旅居情况,单案损失均超过500万元。一起来看看嫌疑人的诈骗套路。
骗局套路解析
第一步
首先,诈骗分子冒充新冠疫情流调人员给受害人打电话,称受害人信息曾在某疫情发生地出现过,若受害人告知对方自己未到过相关地方,诈骗分子立即说可能当事人信息泄露了,将电话转给公安机关帮助解决,让受害人下意识认为自己信息的确已经泄露。
第二步
诈骗分子同伙假冒公安机关人员与受害人联系,假装进行查询,然后告知受害人的身份信息、银行卡、电话卡等信息的确被泄露,且涉嫌诈骗、洗钱或涉嫌散布疫情造谣信息等等犯罪活动(再次通过公安机关的公信力强化受害人其个人信息已泄露的意识)。以案件正在调查中需要保密或受害人当地公安机关有内鬼为由,要求受害人配合调查,不能走漏消息,不能告诉其他任何人(包括父母妻儿),使受害人处于紧张状态。此时受害人已对自己个人信息泄露深信不疑。由于害怕自己和家人受到牵连,急于自证清白,不自觉地便掉入诈骗分子的套路当中。
第三步
诈骗分子另一批同伙上场,冒充警官、检察官、法官等,要求受害人通过“出具经济实力证明”“资金优先清查”“办理取保候审”“资金回流”“缴纳保证金”来“自证清白”,消除涉案嫌疑,并引导受害人将资金转入诈骗分子指定的账户内,或引导受害人下载远程手机控制软件、录屏软件等,由诈骗分子远程操作手机、通过录屏软件收取验证码等方式操作转账、网贷等,再将受害人的所有资金转至诈骗分子账户。
请注意
冒充公安局、检察院、法院工作人员进行诈骗是一种常见诈骗套路。诈骗分子以当前疫情形势为切入点,根据特定群体设计出不同的诈骗剧本,先是通过涉疫问题麻痹受害人,让受害人下意识默认自己个人信息泄露,再冒充警察强化受害人信息泄露的意识,并对受害人进行恐吓,之后再一步步诱骗被驯服的受害人进行转账操作。
温馨提醒
本人或有亲属在境外留学、旅居的朋友要注意以下几点:
1.接到电话称本人涉案的,立即挂断并拨打110报警。
2.公检法机关没有所谓的“安全账户”,不会让公民转账汇款,更不会在电话中索要当事人银行卡号、密码、验证码等信息。
3.办理子女留学、跨境旅游、移居等涉外业务的各个环节,特别是在通过中介代办代理时,一定要找正规的有资质的公司,注意保护本人及亲属的个人信息,避免被不法分子掌握利用。
4.96110是全国公安机关的预警劝阻电话,一旦有96110打来电话或发来短信,说明你正在遭遇诈骗,一定要立刻接、立刻看。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在其最新的《世界经济展望报告(World Economic Outlook)》中上调了对英国经济发展的预期。
2023/9/25 发表于8天前 134
截至2023年6月,一共发放 498,626份用于学习的签证,将近50万份,比截至2022年6月年度增加了 23%。并且比截至2019年6月年度,也就是疫情前一年,增长了108%,增加了一倍。
2023/9/6 发表于27天前 148
英国首相苏纳克与财政大臣亨特13日举行新闻发布会时表示,为了缓解医疗、交通、警务等各大公共服务行业罢工的干扰,英国首相苏纳克宣布批准给包括教师、主治医生、初级医生。
2023/8/1 发表于63天前 184
学校的报到注册以及学生证的办理都会有很清晰的流程说明,一般也会有学校的工作人员、学长学姐带领新生一起办理。去学校注册的时候,了解一下学校是否和银行、警察局、NHS有合作。如果有的话,你可...
2023/7/4 发表于91天前 198
英国政府将取消国际学生在完成学业前从学生签证转入工作签证的能力
英国政府还将在 留学生申请学生签证及家属签证时, 审查签证申请人的相关的持有资金。以证明他们及其家属拥有足够的资金在英国生活,并取缔可能通过不当手段协助留学生申请签证的不道德的国际学生...
2023/6/12 发表于113天前 212
近期,诈骗犯罪分子瞅准国外留学、旅居人员家庭经济条件普遍优渥,诈骗得手获利高的实际,通过“黑灰产”拿到受害人详细信息后实施精准诈骗。
2023/5/4 发表于152天前 257